双系统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二) 测蓝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2.3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按照样品中各离子的双系色谱时检浓度范围,将阴、统离阳离子混合标准储备液用超纯水逐级稀释,法同分别配制5种不同浓度的测蓝阳离子和阴离子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在1.2色谱条件下,藻培中阴对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逐一进样分析,养液阳离以各离子质量浓度(X,双系色谱时检mg/L)为横坐标、统离对应的法同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测蓝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藻培中阴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养液阳离检出限。各离子的双系色谱时检保留时间、线性范围、统离线性方程、法同相关系数、检出限列于表2。
由表2可知,各离子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各离子的检出限均低于0.05mg/L,能够满足蓝藻培养液中各离子的检测要求。本方法测定Na+、K+、Mg2+、Ca2+的检出限高于国家标准(HJ700-2014,GB11904-89,GB11905-89)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而蓝藻培养液中这4种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较高,故离子色谱法的检出限能满足检测要求。本法测定NH4+的检出限与国家环保标准(HJ665-2013)中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相当,能够满足检测要求。本法测定NO3-和PO43-的检出限不高于国家环保标准(HJ667-2013,HJ670-2013)中连续流动方法的检出限,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而连续流动方法的单通道只能检测单个离子,不能同时检测多个离子。
2.4 精密度试验
取适量的铜绿微囊藻905培养液6份,分别按照1.3步骤处理,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标准混合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根据各离子的测定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表示该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知,在本方法检测条件下,各离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n=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特别是本法测定Na+、K+、Mg2+和Ca2+的精密度均优于标准HJ700-2014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测量精密度。
2.5 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利用本法同时测定鱼害微囊藻1410培养液中13种离子,色谱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蓝藻培养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适量的铜绿微囊藻905培养液,按照1.3步骤进行处理后进样分析,然后对不同的离子进行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检测结果和加标回收率列于表4。由表4可知,13种离子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70%~113.62%,满足分析要求(国家环保标准HJ812-2016,HJ84-2016规定加标回收率应为80%~120%),表明本方法可用于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的同时测定。
3 结语
建立了一种双系统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蓝藻培养液中7种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的同时分析,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和降低检测成本,在蓝藻生长和抑制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链接:水杨酸,微囊藻,甲基磺酸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分析计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文章
- 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方已同欧洲议会相互取消交往限制,可否证实?林剑表示,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波折。当前形势下,双方都认为2025-05-09
- 伟业计量成功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此次成功申报,标志着伟业计量再上新台阶!此次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定级的水中叔丁醇溶液标准物质分别包含高中低三个浓度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也可用2025-05-09
- 导读 3月5日意大利拉齐奥疫情最新消息-拉齐奥截至3月5日7时11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拉齐奥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累计确诊: 2022-03-05 23:10:123月5日意2025-05-09
- 导读 3月4日意大利阿布鲁佐疫情最新消息-阿布鲁佐截至3月4日7时22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阿布鲁佐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累计 2022-03-04 23:50:163月4日意2025-05-09
- 盾武系核心机制解析在镇魂街:破晓的战术体系中,盾武系英雄凭借独特的防御机制与战场控制能力,构建出"以守为攻"的战略格局。其核心机制包含三个维度:1. 护盾叠加体系:吕仙宫「玄甲护体」可叠加最大生命值32025-05-09
- 导读 3月5日意大利利古里亚疫情最新消息-利古里亚截至3月5日7时11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利古里亚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累计 2022-03-05 21:20:263月5日意2025-05-09
最新评论